129 可恶的逻辑:最后一锤定音

以下言论均指一般情形,不包含特殊情况。

问:归属感和安全感,哪个更重要?
答:安全感。安全感是身理层面的满足状态,是种物质的保障;归属感是心理层面的满足状态,是种意识的保障。

问: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”是真的吗?
答:是真的。像有杂质的水可以导电,而纯净水不导电一样。因为人类越来越趋于文明的物种了,裸露身体生活的时代渐行渐远,人们的交往,往往在信息等各方面都有所保留,不太愿意别人把自己里里外外看个透,希望别人永远对自己只知其一、三、五,而不知自己的二、四、六,希望别人对自己半聋半瞎。当然,自己也应该统一标准,用半聋的耳朵去听人言,用半瞎的眼睛去观人颜。通过大家的一种心照不宣,共同成就一个“‘独眼聋’的世界”。在这种情形下,尔虞我诈,NO,理解为相互“配合表演”或许更合适--生活还是相当多姿多彩的。自己对别人不太认真,别人才可能对自己不太较真,自己放过自己,才可能奔向别人、拥有别人。

问:“一票否决”是否合理?
答:不合理,但是人们却矢志不渝地让这种不合理一直存在。我们最常听到的街长里短就是,A连续帮忙了B99次,但是第100次时候A是因为不小心或是故意的帮了倒忙,于是B从此记恨A的不仁不义。从数学角度来看,这一次完全可以用前面帮过的任何一次正面作用来抵消,而使B仍然保留对A的98次感恩之心,但是实际情形往往是按时间距离来强化的,最后一次被认为是“最后一根稻草”,最后一次被认为是前面所有经历的总结与代言,正所谓“最后一锤定音”。

已有 15 条评论
  1. 白熊阿丸
     沙发

    归属感需要以安全感为基础。没有安全感,归属感就很难建立,如果感觉自己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,情感上的连接就会变得不稳定或者缺乏根基。

    白熊阿丸 回复
    1. wys

      @白熊阿丸

      许多人也就有了重物质轻感情的很现实的理由了。

      wys 回复
  2. 搬家吉日
     板凳

    好似歪理邪说,但生活中很多事实确实如此

    搬家吉日 回复
    1. wys

      @搬家吉日

      如果说地球一直在运动,那么所谓的正直也只是相对小格局而言的了。

      wys 回复
  3. 粽叶加米
     地毯

    人类终究是感性的,而不是理性套公式,不然就没有人道了

    粽叶加米 回复
    1. wys

      @粽叶加米

      时好时坏的人,也值得理解了。政治里面说得好: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--生活中要学会变通,不然自己把自己卡死了。

      wys 回复
  4. MatrixCore
      4 楼

    从前还梦想成为一个语文老师,教书育人,后来发现自己更喜欢折腾一点小玩意,反而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了。现在最大的梦想,就是趁单身,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投资自己喜欢的领域。

    MatrixCore 回复
    1. wys

      @MatrixCore

      以前我听说过一句话,并且信以为真了好久:幸福是什么?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,并且能养活自己及家人的事。
      近年来我才知道,这句话逻辑性并不强,真实的情况应该是:幸福是什么?1/2.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,并且能养活自己及家人的事。2/2.自己的收入还要相对优于身边的他人,即幸福还需要“比较”,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”,与此同时,“幸福更是与别人比较出来的”。

      wys 回复
  5. 搬家吉日
      5 楼

    有些东西是没有对错之分的

    搬家吉日 回复
    1. wys

      @搬家吉日

      是的,楼上说得对极了。

      wys 回复
  6. 七六玩
      6 楼

    安全感更重要,心理和生理的满足感缺一不可

    七六玩 回复
  7. wu先生
      7 楼

    这世界是个草台班子。😏

    wu先生 回复
    1. wys

      @wu先生

      ∑q|゚Д゚|p神马人神马事神马故事情节都有。

      wys 回复
  8. ayiya
      8 楼

    那有什么看的透不透 我自己都不太了解自己😄

    ayiya 回复
    1. wys

      @ayiya

      人有许多面具,有时本想戴给别人看的面具,结果因为别人缺席,自己成了唯一的观众;有时本想戴给自己看的面具,因为别人的好奇,结果搞得众所周知了。因为,自己是人们眼中的“别人”,人们眼中的“别人”却又是自己。自己亦别人,别人亦自己。😀

      wys 回复
发表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