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8 租房不过梦一场
在单位附近小区的两个房,一个是卖掉先前房买的,另一个是贷款买的。
贷款买的需要每月还贷--公积金快贷,自由还款--碍不住以往大手大脚花钱的性情,每月的工资基本都挥霍了,实际往银行还回去的少得可怜。以至于,一年过去了(从去年暑假开始),欠的几个十W还是几十个W,甚至呢,负债有增无减--有点以烂摆烂的心态了,反正都欠了肿么多,再欠几个也无所谓了~~~~
直到前两天,和媳妇商量,感觉还是立马还清欠债的好--无债一身轻嘛,俗话说。然后,我们开车到附近居住小区或是未建成楼房的“平民”区(平房居民住宅区),转了一圈,发现有200-400元的单间月租房,总体情况都一样:只有院内公共进水水龙头,和公共旱厕(及个别的是水厕),基本都光线不太好、阴暗潮湿。转完后,心里有点儿打退堂鼓的意思了。
昨天,8月19号,把现住房终于腾得差不多了,离预计能发布出售的时间也就两三天的时候,我们心有不甘,和媳妇骑二轮电瓶车又去附近逛了逛,希望能租到间各方面环境都比较好些的房子。结果,看了5间房,具体分布在3个部位,第1个部位,看了1个,在环城路东面距离单位1.6KM(年租金5000);第二个部位看了3个,在环城路边上点的内部道路,一个面积比较大距离单位1.2KM(年租金15000),另一个巷子往里走距离单位1.4KM(月租金400),再一个距离单位1.6公里(月租金300/400);第三个部位,看了1个,距离单位800M(年租金3600)。
昨晚,我们对看的5个房进行了全面分析,综合利弊,觉得最近一个好些,因为距离它最近,价格也比较低--唯一缺点是租金必须以年付,而不能按月结。如果计划租五六年的话,以年付也么问题。
但是,我们心里都清楚,如果租了平民房,就意味着生活条件一落好几丈了。能活动的空间,由原来的楼房套房变回了刚毕业工作时的小单间;用水由自来水变回了井里打水装水桶;排水由厨房阳台卫生间的排水系统变回了手动端出门倒路边;卫生间由独立的水厕变回了公共的旱厕;光线由明亮的变回阴暗的;空气由舒适的变回潮湿的;甚至网络都可能由100M光纤变回手机流量卡上网……
555,越想越后怕。
于是,我们想,卖房还贷后手头肯定逐渐宽裕,花钱也应该恢复大手大脚的姿态--起码还是应该租个楼房来住,而不是考虑在附近租个平民房。因为从居住条件来看,目前仍是楼房居住条件优于平民房(院落、自建平房),各方面设施都更为便利、干净、舒适。我们计算了一下,如果不卖房还贷,我们需要6年能还清贷款。那么,就按在外租房6年,来预测支出变化情况。
选择 | 清债时间 | 后续租金支出 | 月支出状况 | 从第7年开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卖房 | 0.5年 | 每年1W | 每月经济比较宽裕 | 每年1W持续支出 |
2不卖房 | 6年 | 0 | 每月必须控制支出 | 每月经济恢复宽裕 |
离我媳妇退休还有12年,如果卖房后再租12年楼房,租金就是12W--12年后,12W租金是回不来了。但是,如果前面选择不卖房,严格控制支出6年清债,那么,12年后,房子还极可能是当初的买入价--掉也掉不了多少。从长远来看,租住楼房并不可取,楼房只适合短期租住。
关于“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”的问题,其实还关系到一个“年龄”的因素。先进行的,通常是一个人更为年轻的时候,身体状况各方面都是比较强的时候;晚进行的,通常是身体状况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。因此,我觉得,易的重要原因除了“意志力”的因素外,就是“年龄”的原因了--以至于有的时候,必须把“年龄”因素调到首要位置--毕竟生命至上(意志算个P啊)。
从打算卖房到收拾清空房间,再到附近找房,前前后后扑腾快一个月了,感觉不过梦一场。
本文作者「王语双」,最后更新于 2025-08-20 10:08:02 并被添加「卖房 租房」标签,归入「生活随笔」分类,全文共 1679 字,已有 56 位童鞋阅读过。
本站使用「署名 4.0 国际」创作共享协议,可自由转载、引用,但需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。
反正都欠了肿么多,再欠几个也无所谓了~~~~ —— 这个想法很可怕哦,要还的钱,一分也不会少的
我最近在考虑要不要在县城买套房把孩子送去县城读书。
最后没卖房,短期租房?
还有个健康因素,租房子肯定不如自家房子心理+身体上健康,而除了房子外医疗支出已经是现在老百姓的最大开销了。
我建议还是别卖房,几十个w欠债不算多,收入来源从别的方面着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