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1 未必
充实,未必都是好事。即使真金白银,适当充实就行了,如峻岭崇山般的数量就算了--被山一样的充实,无异于被苍穹活埋;若非好事,最好不要充实,比如家里的垃圾,工作中的免费加班任务,人际中的客套与饭局,能少则少--对于不向往事物的缺乏,是对自己内心最大的宽容。//昨天网站搬家,3个香港主机+1个大陆主机,扔了2个香港主机,感觉大陆、香港各1个,足够用了。国内的老实巴交地放中规中矩的站点,国外的放稍微自由的站点,站点资源则可以通过链接相互共享。
美景,未必一一打卡。像《布拉格广场》歌唱的那样“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”,也像《爱莲说》的那样“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”--留个念想,其实是无法实地大饱眼福的自我安慰了?//7月22日,华山边上驾车经过,是下午快七点的样子,微暖的夕阳映照下,华山如诗如画,美景一瞬而过,却也沉为了我心里不可见光的一张底片。
同事,未必紧密配合。今天是带孩子领取中考录取通知书的日子,看到好多学生和学生家长齐聚海原宾馆院内,招生学校的几名老师在临时用几张桌凳搭成的桌上办公,组织学生们填写报名信息。我们也不例外,孩子填好信息后,老师让去宾馆110室填写另外的表格。可是我们去到110门外,排队20分钟后进屋后,这里的老师告诉我们说“孩子父母是非农户口,而且还是双职工,不用填这表。”于是我们出来,问前面刚出来还未走远的一个熟人(曾经的同事),人家的孩子在110室填表格了,说是这是申请学校资助金的表格,于是,我们又返回去问屋里的人。人家回复说“你家孩子分到了‘杉树班’,不用填这表。这表是分到‘联想班’的学生填的。”因为我知道同事孩子的成绩,全县排名第10,而这个学校在宁夏9个区县招生,按每县平均分配人数的话,9个区县前10名一共有90名--而这个中学今年招生规模仍是36个班,能申请资助的班级只能是其中的少数,而没办法普及到所有班级。简单说,就是中考成绩最好的那小部分学生能有资格申请资助。但是,在院内报名时,老师没说清楚,全都让去110室填写表格--感觉院内人工作任务不太熟悉,跟110室内负责资助表格填写的人配合得不好,害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白等、白跑路。//今天有个同事打电话问我“你在哪里”,我回答说“回老家了。”然后补充问了下“你有什么事,需要我帮助的吗,说呗,我看能否帮上你。”对方想了想说“带了点小吃,想送你尝尝呢。”我说“那以后有机会了我找你玩吧。”当然,如果是紧急之事,我肯定又会换一个说词。
建议,未必一一采纳。对于自己给别人的建议,或是别人给自己的建议,听者只作参考,具体得看当事人的需求,否则,无异于是对一个人、一种风格的克隆。//一同事刚在我住的小区买了个房,这些天正在联系工人装修,有时也会问我一些问题。我只能说说个人的感想,至于最后什么标准,决定权在于人家,因为,如果我的所有建议,对方都采纳了,那么这个房的装修风格不就跟我自己的一样了么?这还是人家的房吗?
本文作者「王语双」,最后更新于 2025-07-27 01:10:35 并被添加「未必 建议 同事 充实 华山」标签,归入「生活随笔」分类,全文共 1337 字,已有 118 位童鞋阅读过。
本站使用「署名 4.0 国际」创作共享协议,可自由转载、引用,但需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。
如果你的所有建议,对方都采纳了,那么这个房的装修风格不就跟我自己的一样了么?这还是人家的房吗?
你就是开启了设计师生涯了。
@acevs
我倒想学设计,可是软件太难了(/ω\)
@wys
有很多教程网,挺不错的。
对了想起来。你也有个的.
@acevs
哈哈,我的还么填充内容。